近日於翻閱南懷瑾先生所著《如何修證佛法》時,看見他對於學佛修行人提出以下的見解和警告,頓時感到於我心有戚戚焉,對於某些學人的學佛修行走向偏差,不勝感慨,遂決定將其轉貼如下:
南懷瑾:「…. 我們看到全世界的人在搞唯識,如同搞易經一樣。學易經搞八卦的人,古今中外,都陷在八卦陣裏頭,永遠沒有爬出來過。什麼八八六十四卦,又畫圖,又數字,搞了半天,完了,趴在裏頭做遊戲可以,真要用也用不上。搞佛學也是一樣,不求修證,永遠爬不出來,就是被這些名詞給困住了,將佛學變成了思想。就在那裏玩思想,永遠地玩下去,玩了半天,對自己的身心一點幫助也沒有,所以千萬要注意。」
我個人絕對尊敬並且重視教界有些大德專走精深的佛學研究路線,這些學者和其所作出的貢獻的確是相當重要而可貴的佛教資產,畢竟佛教經典需要有專精的學者們長時間進行考據、彙集、整編、校對和發行流傳,這對於佛法的流佈與傳承具有重大的影響,是無庸置疑的事,這不是我們在這裡要討論的主題。 我想要提出警告的是,有部分學佛的人,不踏踏實實地依教奉行、真修實證,而將時間花在搜羅佛學術語和法義相關的經典名詞,對這些名相進行反復思維、推敲和咀嚼,並常常以張貼經典法語進行論法,作為自己的知見和智慧,將這種學法的方式當成是「學佛修行」,這才是我所說的走向偏差,也是南懷瑾先生以上所說的...「在那裏玩思想」。
也許這並非「不好」,而是「不夠」,因為…這不是真正的學佛修行!
他浪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在做「沒有生產力」的工作了;在靈魂的提升方面,他比不上一位目不識丁,終日在家信念專精、老實念佛的阿嬤。
真正的學佛修行旨在轉化自己身、心、靈的業障煩惱,俱以發起智慧,造成靈魂的蛻變和進化。所以我常說,修行只和靈魂的進化有關,和其餘的都無關!
我願在此和南懷瑾先生提出相同的警告,這種學佛方式 ....對於自己的身心一點幫助都沒有!
我在《佛法奇蹟》一書中的自序也曾明說此弊,今再次轉貼如下,提供各位參考:
「…「真修實證」者必有「跡象」發生,即行者將能具體感受「身、心、靈發生轉化」。所謂的「轉化」乃指身、心、靈三個向度都有變化發生,亦即身的向度會發生改變,心的向度會發生改變,靈的向度也會發生改變(但非指通靈)。 既然是身、心、靈三個向度都要有變化產生,修行就不能只單靠聽經聞法、思維哲理一途,否則身障未除,地水火風四大及色、受、想、行、...
做人的悲哀在於只能享受快樂,但難以承受憂愁。
然而,生命的本質卻同時包含了二者,如果沒有了憂愁,就無法顯出快樂。所以,只要我們存在,煩惱注定與我們同行。
於是,人們透過修行,試著了解生命的本質,希望藉此消除煩惱;到最後,終究明白,煩惱是生命由來的元素,它沒有辦法被消除!
除非,停止生命運作的機制,進入了無餘依涅槃,不然就是修煉成佛,轉化了所有的煩惱種子,成為智慧的作用。
在這之前,我們需要做的,是學習如何與煩惱和平相處!
所以,我們需要學佛,需要修行。
她變得越來越漂亮了。
最近心性也成熟許多。
接近中午時分,請了假,並要辦公室的夥伴們留意,若遇到我太太打電話來,就說我正忙著開會吧。交代完畢後,便匆匆開車離去。
接近12點左右,我在約定的地點讓她上車,我選了一家相當寧靜的餐廳用餐,她的胃口極好,幾乎吃光了所有的食物,顯現了她的心情相當不錯。
我開口問她:「等一下去看電影吧。」
她回答:「好啊,甚麼片子?」「不過最近好像沒甚麼好的文藝片耶!」
我說:「是啊,所以我選了一部提名多項金像獎的新片,一部不太像科幻片的科幻片,雖然也是描寫外星人造訪地球的故事,但據說是內容很深的劇情片,而非好萊塢傳統強調聲光效果的動作片,好嗎?」
她一邊喝著飲料,看著遠方,點了點頭。
在戲院裡,她一如往常,非常專注而享受地看著電影,…幾乎忘了我的存在。
2個小時很快過去了,走出戲院,她問我:「接下來有甚麼打算?」
我說:「去看海吧。你知道的,我喜歡海。」
她一臉高興地回答「好啊,我也喜歡海。」
……………
我們漫步在海濱公園的步道上,還好今天天氣陰陰的,沒太陽,迎著微微的海風,聽著浪濤徐徐的聲音,真是舒服愉快的一天……
我開口道:「剛才的電影…,你看得懂嗎? 其實,有點深,不是嗎?」
她回答:「懂是懂,不過我想聽你說。」
我說:「這部電影的劇情很特殊,內容敘述外星人造訪地球,但意圖不明。人類不知他們是善意還是惡意,所以遴選了語言學家和科學家試圖和他們溝通。然而溝通的工作相當困難,而且還要和時間賽跑,因為軍方沒有耐性,打算發動攻擊先發制人。擔任科學家的男主角溝通不利,語言學家的女主角雖頗有進展,但在工作期間卻屢屢發生幻聽幻覺的症狀,腦海中常常受到不明影像襲擊而來,現實生活中她尚未結婚,卻在幻象中不斷看到自己有一個小女兒,之後又看見這個小女孩換了不治之症…,但一直沒看見自己的另一半,從幻境的種種跡象顯示,似乎這個小女孩的爸爸已離她而去…」
「最後就在軍方打算發動攻擊,可能引發一場人類浩劫之際,女主角從外星人給的眾多圖案文字和她的幻象中,終於解開謎團,原來外星人並非想要佔領地球,而是想要「傳授」,傳授給人類一種高端的心靈科技,這種心靈科技就是「預知未來」的知識和能力。由於外星人已經預知三千年後他們的種族可能滅亡,...
請問老師,我伯父最近往生了,因為他生前脾氣很不好,對家族裡的人也很不友善,請問他往生後會怎樣? 其次,我們現在學佛,往生後會有不同嗎?
答:按照佛教對於眾生輪迴法則的說法,就是隨其生前所造的善、惡業漂流三界。因此,若生前造的惡業重大,善業微少,就有可能投胎到下三界(地獄、惡鬼、和畜牲道)。倘若生前造的業一半屬善,一半屬惡,就像絕大部分的人一樣,一生之中沒造什麼大善業,但也不是窮兇極惡之徒,雖然,或多或少會造一些小惡業,譬如貪小便宜、背後說人壞話,吝於救助苦難等,但有時還是會做一些好事,此類不特別好,也不特別壞的靈魂,大多會重新再來當人。
對於多數學佛修行的人而言,由於生前修行正法的關係,造的就是「淨業」(清淨之業),而不只是行善的善業而已。因為淨除業障和開發了功德,也提升靈魂的能量向度,便有機會視靈魂的能量相應度,而投胎到天界當天人或天神,或去西方極樂世界,或到其他相應的善法界去往生。
此外,在中陰身階段有一種特殊的因緣,即「蒙受菩薩教化與超度」,但這僅會發生在造善業多、惡業少的亡靈身上.若有一中陰身的靈魂,雖生前未具深厚的修行道業,若往生後,靈魂有幸蒙受大神或菩薩為其說法超度,該靈魂聞說法教後,虔心深信,懺悔造業,能發大願,立誓修行,而心地發光,則有機會蒙菩薩直接超引度化,前去淨土善界修行,譬如蒙菩薩超度到西方極樂世界往生,即為一說。
對絕大多數的靈魂而言,進入中陰身時期,免不了恐懼、彷徨和憂慮。據我個人多次進入冥界的觀察,中陰身的眾生在等待報到,或等待輪迴發落的過程中,每個「人」幾乎是面無表情的,隊伍數列既長且多,難以盡數。惟彼此之間皆無交談,個個神情落漠,畏懼和不安的情緒全反映在低頭縮肩、碎步前行、謹守隊伍次序,生怕落後違規的情境裡。因為此時,親人已永離,世界全然迥異,蒼穹之下只剩自己孤獨的靈魂,既不知生從何來,亦不知死往何去,孤絕的淒涼和忐忑不安的氣氛,彌漫在靈魂轉運的中陰身世界。
然而,若是生前具有修行正法功德的靈魂,相對能避免陷入這種恐懼和不安,此皆因修行正法的人對於因果、命運、輪迴、生死,以及信仰,已具有一定的信念和了然,況其靈魂的清明能量也已適度被開發,所以相較於他者,具備修行正法功德的靈魂,便能安處在中陰身階段。
此外,我在遊走冥界時有一驚人的發現,就是具有高度證量修行的靈魂,當在冥界通關時,是會特別受到尊重與禮遇的。而即使是修行初級程度的靈魂,...
學員問我,他已經持續念佛好幾年,為什麼並沒有具體或強烈的感覺是在修行?為何他早晚固定念佛,還是無法生起信心,或感受到修行念佛所產生的好處?念佛時而很清靜,感覺還不錯,但有時就是提不起勁,心中沒來由的就是不想念佛。請問為什麼會這樣?
各位當知,正確的念佛並非徒具念佛的儀式或活動,就叫做『修念佛』。各位如果要用念佛來提升修行的能量,就必須建立念佛修行的觀念與思想,並循由正確的方法。假如沒有正確的信念,就無法清楚明白念佛一事,是為了解脫煩惱、是為了在煩亂造業的身心狀態中,得到淨化的清明能量,更是為了讓自己的身心靈藉由念佛得到休養,透過念佛讓本心如來的清淨光明升起。如果不是這樣的信念,當然就可能出現念佛多年,卻仍然無法生起清淨修行的感受,或無法深刻具體感受到修行所帶來的好處。
既然如此,該如何念佛?又該怎麼修念佛?建議各位行者,絕對不要只是一味地信仰虔誠,便單純地認為僅以虔誠用功的心態,早晚固定念佛,乞求佛祖保佑,這樣就是對自己的信仰有所交代了,而感到安心自宜矣,一般人都認為以此心態和方式來念佛,應該無大誤。事實上,循此方式和態度是很難生起修行的感覺,時間一久就容易無感,當然就有可能退失道心。因此,修習念佛首重之事,應先建立絕對正確的思想與觀念。
首先,行者應該在心中燃生真誠堅定的態度,從內心告訴自己︰「念佛是為了要讓自己進入佛陀之心,是為了幫助自己從混亂憂擾的紅塵俗世中獲得解脫,解脫俗世中的種種煩惱,解脫自己的無明和業障,並從念佛聲中獲得清靜美好,也藉由聲聲的佛號,感受到佛的慈悲加被,得到佛的智慧熏習,得到佛的光明感應。我要在念佛聲中沈澱清靜,讓自己回歸本有的佛性,請佛為我加持、為我灌頂,透過聲聲佛號,啓發我空靈光明的本性,更在莊嚴的佛號聲中,進入佛的法音之流,進入佛的空性,進入佛的光輝。我要在聖潔的音聲中,感受佛光洗滌我的靈魂,讓我進入極度的清淨透明和空靈,讓我歡喜感受,沐浴在念佛的莊嚴聲中,心靈得到昇華。在我心中有佛,佛心中有我,在美好的聲聲佛號中,我將進入宇宙之心,回歸我本有的佛性之海。」
各位行者,要抱持這樣的念頭,建立這樣的觀念,深呼吸,安靜地、歡娛地,享受念佛。在念佛的過程中,讓自己安住在聲聲的佛號中,學會在念佛聲中寧靜,學會在念佛聲中生起感恩,並且在念佛的過程中得到淨念相繼,開始觀想心靈得到潔淨,感覺自己的空靈,接著觀想全身發光,觀想全身透明,...
深夜,凌晨時分,我已準備就寢,突然電話鈴聲乍響,尤如閃電般劃破寂靜的夜空,聲聲催促著我跳下床來接聽。我拿起電話,那一頭傳來兒子悲慘的哭聲,一句話也沒有,只是一直哭、一直哭,我問他發生什麼事了?他邊哭邊慢慢的出聲,聽得出來很勉強地從哭泣哽咽聲中,用力擠出斷斷續續的話語……….。
原來,他被喜歡的女孩拋棄了!
這是兒子長大後我第一次聽見他如此痛苦地哭泣著,他的情緒充滿了疑惑、悲憤、傷心與絕望。我要他把事情的經過詳細地告訴我,想藉由「傾吐」以緩和他的心情。經過數分鐘了,他還是無法停止哽咽,邊說邊哭,時而啜泣,時而又大哭起來…….。
他問:「為什麼她要這樣玩弄我、傷害我?」
我答:「兒子,你不要再難過了,你和她之間有因果,你欠了她的。」
「你查過了?你早知道?」
「是的!」
「那你為什麼不事先阻止我追求她?」
我答:「因為這只是小因果,欠了人的就還乾淨,又不致於喪命!所以我認為你該償還。」
他又問:「為什麼是我?」
「為什麼?」
「為什麼?」
我答:「不為什麼!」「兒子,這就是人生,你該歷練,你需要在其中成長。你的生命中會出現很多好人,也會出現很多壞人,有些事情讓你愉快,有些事則會讓你痛苦,而我們都無法選擇。你應該要知道這其中有很多事情是有因果的!時間到了你就會受苦,然而重點不在這裏,你該學習的是如何「善了因果」,而不是想辦法事先知道好加以逃離,事實上逃得了一時,也逃不了一世。」
「兒子,現在你知道了吧,失戀很可能是一種因果!所以,要難過就難過吧,但你心裡一定要同時記住,這是你前幾世欠過人的,欠人的一定要還,天公地道,所以難過幾天就好了,沒有必要因為情傷而自殺,畢竟只是清償欠人的債務而已,又不是欠人一條命。若不明白這個道理,就是愚蠢了。」
他回答:「好,我知道了。但是我現在已無法說話,我需要休息一下了,明天再說吧……」
我掛了電話。
老婆問:「沒問題了嗎?」
我答:「是的,應該沒事了! 」「睡覺吧」
隔天,我在他的臉書上看見他上傳了一段影片,是他室友昨夜凌晨幫他拍攝的。他在掛掉我的電話後,買了一打啤酒,喝到爛醉,在宿舍外面的馬路上,一邊哭泣一邊哽咽地唱著悲傷的情歌,語不成聲,斷斷續續,怪腔怪調,荒腔走板,愚蠢至極!
我闔上筆電,閉上雙眼,心裡想著:「唉 ! 他真是個孬種啊!
看起來,他不會尋短了。」 ...
修行的好處是說不盡的,最重要的還是「思想的進化,和對生命意義的體悟,使得煩惱殞落,智慧增長,獲得真正的心靈自在。」分享南懷瑾大師著作中的一段話,大師認為靈魂在宇宙輪迴進退的大原則,就是「想多於情者,升;情多於想者,墬;情想各半,落在人間。」所謂的「想」就是思想、智慧。「情」就是情感、慾望。所以思想(智慧)高的生命體,大多升天;思想低、情慾重的生命體,在輪迴中就會下降(如畜生界或鬼道眾生);思想、感情各佔一半者,重新當「人」。
顯然,修行的好處就是提升靈魂的智慧能量,因此有正法修行能量的人,臨終後便易升天,其理明矣。此外,《道德經》亦云:「人能常清靜,天地悉皆歸。」修行者因為心靈的品質發生變化,對世間人、事、物的看法,以及行為也會跟著起變化,對宇宙生命及真理有更深刻的體驗,自身業障與習氣亦將漸形消落。日常起居中,心態上當然也就變得大地平沉,待人處事的格局也就世界寬廣了。人的氣平了、充足了,神就光彩,運就開拓,萬事就會變得美好,福德就跟著來,這是修行者功德開發引起的「世間福報」。若有朝一日修得開悟證果,那就會真的進入「天地悉皆歸」的境界,世間與出世間皆如夢中戲影,所得與無所得皆在緣中幻化。現實生活中的喜怒哀樂、功名利祿,乃至生老病死,一切都值得珍惜,但也都能隨緣自在,故煩惱終如海水入灘,消失無蹤。
此外,功德開發「出世間福報」不可思議產生,如七出人天不返(永不入惡道,只剩下七次在人界與天界出生,其後便可脫離輪迴)、成為得道之賢位菩薩、廣受三界三十三天天人禮敬,祖先七代皆受庇蔭超度善界,未來世善因緣積聚,致子孫賢善孝順、福報充足等等。
朋友!這一世我們很幸運地擁有足夠的物質生活,和美好的工作與家庭,放眼未來,大概也是這樣的光景。在繼續維持與享受美好的物質生活之餘,應當再朝開發心靈與思想的人生境域前進,那不僅僅是一種提升,也是一種生命的享受。
50% Complete
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,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,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