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星光移動式佛學館」在電腦或手機APP均可觀看

要修成身心分離,還是身心靈合一?

常聽人說要達到「身心靈合一」的境界,到底是什麼意思?怎麼做才行?

讓我們倒過來想吧,當一個人身心不協調的時候,是什麼狀況?有心無力,心靈很有力量,但身體健康有障礙,心裡想做的事身體卻無能為力,這樣就是身心不調和,也可說是身心難以合一。


所以身心合一是需要鍛鍊的,身與氣合,氣與意和,意與心和,心帶動身,身也能高度貫徹心理意志,身體和心靈都有相對高度和相當的水平,就稱為身心合一。 若再加上「靈」,身心靈都要合一,需要的就不只是鍛鍊,而是「修煉」了!


這是指肉體、精神、思想、智慧上的提升,使得靈魂也形成提升,才叫做修煉。


也許有人會說,但修煉的主要對象不是專指靈魂嗎,不是希望煉靈飛升,脫離肉身的束縛而得道成仙?怎麼又要練身呢?如此說來應該是心靈合一,而非身心靈合一了,是嗎?

這觀念是對的,然而在修煉的過程中身心常常互相影響,由於身體的障礙、身體不好會影響心靈的修持,所以練身修心兩個面向要同時並進,效果才會好。

練氣修定就是一例,靜坐修定時為何常強調練氣? 因為身體差、氣態混亂或氣息羸弱,都難以入定;將身體練好,氣就旺盛,氣強則精神強,精氣神充足,修煉禪定較易成功,此處所說精氣神的「精」,就是身體能量的素質。 故知,身心調和、致強,靈魂的能量也較易提升,如此當可明白所謂的身心靈合一,是指經過修煉使肉身、心靈和靈魂都達到一定高水平的狀態,是指一種很好的修持成果而言。

至於南懷瑾先生在「如何修證佛法」一書中所說修行要能修到身心分離,才算是有好的成果,怎麼又和上面所說的身心靈合一相反了呢?

其實並無相反,而是時間上不同階段顯現的能力罷了,南師於書中並未進一步說明身心分離的內容,故我於底下進行詳說。 身心分離其實有深淺的差別,淺層次的身心分離在身心靈合一之前就可能發生,不管是透過修禪定、修觀行或修念佛,只要是透過行門的修持到達相當程度的「定力開發」後,第七識的覺照能力變得很犀利,第七識就會產生類似靈體化的獨立運作現象,這時候就會有身心分離的感受出現,不管是在用功修持的過程中,或在日常生活當中,常會感覺在肉身行動中似乎有另外一個自己(意識),在冥冥之中默默醒覺,或獨立於肉身之外做思考、或預感、或給肉身不同的意見…等等;總之,這種心與身分層、似合似分的症狀,好像你身中有另外一個靈體的聲音存在,就是身心分離的淺層狀態了。在佛教的術語稱作第七識的覺照能力抬頭,道教稱為元神作主,其實都是指同樣的狀態。

至於身心分離的深層狀態又是如何? 通常是這樣的,要先達到身心靈合一,然後再繼續修練一陣子,就可能建立身心分離的能力。較深層的身心分離是什麼狀況?是好還是壞?一定需要經歷這個階段嗎? 如果是藉由正修行而產生這種情形,就是好的。如果是天生的體質所致,或在經歷某種意外或突然的狀況下從此有了這種現象,就不一定是好的,要看這個人後來是否建立正知見而定,否則容易心生恐懼,對他而言只有不安,難有益處。

如果是正修行而產生了身心分離的能力,最好還是有可靠的善知識教導,才能正確地修成意生身,並利用意生身進行利於正法的活動,譬如拜見諸佛菩薩、祈請開示教法、前往上界或下界行法佈施度眾等等。 然而若要更進一步利用身心分離的靈體(意識體)進入靈界進行各種法事,就需要得到諸佛菩薩的灌頂、或加持,並獲得正式授權( 接旨或接敕令),才能合法遊走靈界和辦理法事、調解因果、度化眾生、降妖伏魔等等,否則仍會犯了因果罪業而不自知;行者切勿因自己突然能夠離體脫靈了,而因好奇,或認為自己很慈悲具有使命感想要度靈,而任意妄為,隨意進入靈界並辦起各種法事,其實是很危險的,行者切記。

Close

50% Complete

Two Step

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,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,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.